第三十四章 对问(下)-《大燕公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看了一会后,李牧用手指着,地图之上秦国都城的咸阳,对姬康道:

    “王上,秦国所持着,一则是国力强大;二在于秦国山川之险。李牧自进入到我燕国以来,深知我燕国的国力并不次于秦国,而现在雁门纳入到我燕国疆域之后,秦国的山川之险也不足持。”

    “在王上的外曾祖父赵武灵王时期,当时的赵武灵王就曾亲自前往秦国,勘察秦国山川地形,并且详细描绘下来,末将也看过当时描绘之图,并铭记心中。”

    姬康有点惊喜,对李牧道:

    “难道寡人的外曾祖父赵武灵王,也有过兵伐秦国的打算?”

    李牧点了点头,对姬康道:

    “是的,王上。当时赵国在赵武灵王时期,军力强大。赵武灵王始终认为秦国是赵国的最大威胁,害怕自己去世之后,赵国会被秦国所灭。”

    “故此,王上的外曾祖父,扮成前往秦国使者的陪同人员,亲自前往秦国疆内,查看秦国的地理山川,关隘河流,并绘制成图。”

    在李牧的讲述下,姬康终于知道了,自己这个外曾祖父的胆略和气魄。

    赵惠文王元年(公元前二百九十八年),赵武灵王向秦国施加压力,迫使宣太后任命楼缓为秦相,以便为赵国谋得更多的利益。

    楼缓入秦时,赵武灵王假装随从人员,跟在楼缓左右。进入秦地后,赵武灵王对沿途的风土人情细加考察,以为攻秦时所用。

    楼缓进入秦都咸阳后,会见了许多秦国的大臣,赵武灵王都在侧观察,对秦国大臣的贤庸强弱有了深入的了解。

    楼缓劝赵武灵王不可久留秦国,以免被人识破。赵武灵王提出,走之前要亲眼见一见秦王嬴稷和宣太后。

    由于此前发生过秦王嬴稷扣留楚怀王事件,各国国君都不信任秦国,不愿意入秦,以免重蹈楚怀王覆辙。楼缓担心秦国对赵武灵王不利,起初说什么也不同意。

    但在赵武灵王的一再坚持下,楼缓最终还是被迫答应了。

    赵武灵王在国内也很少抛头露面,只是军中之人对他比较熟悉,除了少年时与韩魏两国国王见过面外,赵武灵王绝少与外国元首见面。

    即便是赵武灵王自己立的燕昭王,他都由于身在军中而没有特意接见。

    此次,赵武灵王要见秦王嬴稷与宣太后也不是一时兴起,他想亲自了解这对母子的为人,以利于以后对秦决策。楼缓与宣太后和秦王嬴稷比较熟识,赵武灵王希望通过这种私人会面可以更多地了解这对母子。

    秦王嬴稷和宣太后在接见楼缓时,发现向来以风采自傲的楼缓,对他身后的高大随从不经意间有屈顺之意,颇感好奇。

    再加上当时赵国赵武灵王在世,就把自己的王位传给了,姬康的外祖父赵惠文王赵何。宣太后与秦王嬴稷二人,也想询问下赵武灵王是怎么想的。

    宣太后芈八子亲自对赵武灵王道:“来使气宇轩昂,应对凿凿,不辱赵国使命。敢问贵国老王,春秋几何?”

    赵武灵王当时回答宣太后道:“四十有五。”

    宣太后对赵武灵王又问道:“贵国老王尚在壮年,且有康健,为何传位于子呢?”

    赵武灵王,则对宣太后与秦王嬴稷二人言道:

    “本国寡君以为,以往嗣位的新君,大多不谙人情世故,更无治国之经验。故此,早立新君,言传身教,以便是其能早日,担负起治理国家的重任。”

    宣太后深为佩服,赞叹道:“贵国老王真乃深谋远虑也。”

    当时还很年青的秦王嬴稷,在旁则对赵武灵王道:

    “贵国老王正在壮年,却不主政事,对国家来说,恐怕不是什么好事。”

    赵武灵王则笑着对嬴稷道:

    “所以老王自称主父,本国的重大国事还需有他来裁决。”

    嬴稷冷笑着道:“譬如说,赵国对我秦国开战。”

    赵武灵王脸色肃穆起来,对宣太后与秦王嬴稷二人道:
    第(2/3)页